人员
2016-2020,北京大学中文系,民间文学博士。
2013-2016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,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。
2007-2011,复旦大学中文系,汉语言文学学士。
代表性论文:
苏筱:《新媒介语境下的流行文化生产与“猫神”再造——基于“喵喵庙”现象的宗教人类学探赜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4年第3期,96-107;
苏筱:《文化再生产与符号联想:数字时代的中国民俗与国家形象建构》,《文化遗产》2024年第1期,98-104;
苏筱:《近代早期以来英国巫术史的知识建构与话语争夺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3年第7期,11-21;
Su Xiao,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Stories about Mystery and the Spiritual Beings of Medicinal Herbs in Ancient China,Asi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, Vol. 2 (Issue 1). //doi.org/10.1515/ajmedh-2023-0012, Published by De Gruyter July 18, 2023;
苏筱:《数字再生与差异互通——当代中国妖怪学的新发展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22年第7期,149-157;
范红、苏筱:《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体系的战略传播——基于日本文化符号传播实践的考察》,《现代传播》2022年第6期,77-86;
梁君健、苏筱:《数字民俗的概念范畴与核心议题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2022年第2期,96-109;
梁君健、苏筱:《从宝莱坞到流媒体:印度电影的“全球在地化”实践》,《当代电影》2022年第3期,79-87;
苏筱:《中国古代“化龙”故事的转化规则研究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1年第6期,111-122;
苏筱:《先秦时期“月令方帝系统”的建构》,《济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1期,83-91。
主要科研项目: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“数字民俗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”(24CSH071),2024—2027,项目负责人;
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“北京都市民俗国际传播策略研究”(23JCC081),2023-2024,项目负责人。
民俗与社会文明,都市民俗学,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概论。